Lua中的迭代器和泛型for实例


本文向大家介绍Lua中的迭代器和泛型for实例,包括了Lua中的迭代器和泛型for实例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,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

1、迭代器与closure

在lua中,迭代器通常为函数,每调用一次函数,会返回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。每个迭代器在成功调用的时候,都需要保存一些状态,closure(闭包)完美为迭代器运用而生。


function values(t)

    local i=0

    return function() --匿名函数

    i=i+1

    return t[i]

    end

end

t1 ={10, 20, 30} it=values(t1)   --创建闭包变量的参数为函数参数 while true do     local element=it()      --调用闭包时的参数为匿名函数的参数     if(element==nil) then break     end     print(element) end

t2={11,22,33} for v in values(t2) do    print(v) end --输出结果 --10 --20 --30 --11 --22 --33

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,范型for相对于while给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实现逻辑。luo的内部函数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迭代函数,运行foreach时我们会调用隐式的迭代器。

2、泛型for的语义

上面的迭代器有一个明显的缺点,就是每次循环时都要创建一个新的closure变量,而不能运用之前已经创建好了的closure变量,如果我在这个循环外再加一个循环进行迭代时,这就成了一个很繁琐并且容易出错的问题。

下面出现的迭代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,就不必为每次的泛型for都创建一个新的closure变量了。


function iter(a,i)

   i=i+1

   if a[i]==nil then return nil,nil

   else return i,a[i]

   end

end

function ipairs(a)    return iter,a,0         --iter在这里只是一个函数变量,并不是调用函数 end

a={"one","two","three"} for i,v in ipairs(a) do    print(i,v) end

--上面的泛型for的写法可以改为下面的while写法 do     local _it,_s,_k=ipairs(a)     while true do        k,v=_it(_s,_k)        _k=k        if k==nil then break end        print(k,v)     end end --输出结果 --1 one --2 two --3 three --1 one --2 two --3 three

3、无状态迭代器


function getnext(list,node)

  if not node then return list

  else return   node.next

  end

end

function traverse(list)   return getnext,list,nil end

list=nil for line in io.lines() do    list={next=list, value=line} end

for node in traverse(list) do     print(node.value) end --输入 --a --b --c --输出 --c --b --a

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,可以无限次运用list变量和调用traverse函数而不必像第一种情况那样每次循环之前都创建新的closure变量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:notice#yiidian.com(发邮件时,请将#更换为@)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